• 当前位置:首页 欧美剧 黑镜第四季

    黑镜第四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欧美剧美国2017

    主演:杰西·普莱蒙,克里斯汀·米利欧缇,吉米·辛普森,比利·马格努森,米凯拉·科尔,奥赛·伊克希尔,罗丝玛丽·德薇特,布伦娜·哈丁,欧文·泰格,安吉拉·弗恩特,尼古拉斯·坎贝尔,保罗·布朗斯坦,安德丽娅·赖斯伯勒,安东尼·威尔士,乔治娜·坎贝尔,乔·科尔,乔治·布莱顿,格温妮丝·凯沃斯,杰西·卡芙,玛克辛·皮克,克林特·戴尔,道格拉斯·霍奇斯,利蒂希娅·赖特,丹尼尔·莱派恩,亚历山德拉·罗奇,亚伦·保尔 

    导演:托比·海恩斯,朱迪·福斯特,约翰·希尔寇特,蒂莫西·范·帕腾,大卫·斯雷德,柯尔姆·麦卡锡 

    猜你喜欢

    • 完结

      地球百子第四季

    • 已完结

      禁忌第一季

    • 完结

      大陆酒店

    • 全7集

      漫长的阴影

    • 星际之门:亚特兰蒂斯 第四季

    • 第2集

      年少轻狂 第三季

    • 第03集

      野探哈莉 第三季

     剧照

    黑镜第四季 剧照 NO.1黑镜第四季 剧照 NO.2黑镜第四季 剧照 NO.3黑镜第四季 剧照 NO.4黑镜第四季 剧照 NO.5黑镜第四季 剧照 NO.6黑镜第四季 剧照 NO.16黑镜第四季 剧照 NO.17黑镜第四季 剧照 NO.18黑镜第四季 剧照 NO.19黑镜第四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卡里斯特号》:罗伯特(杰西·普莱蒙 Jesse Plemons 饰)是一家游戏公司的技术总监,却因为内向怯懦的性格而无法得到同事和下属们的尊重。然而这一切都无关紧要,因为在家里,有一个甜美而又邪恶的秘密等待着他去享用。  《大天使》:马莉(罗丝玛丽·德薇特 Rosemarie DeWitt 饰)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不受伤害而加入了“大天使”计划。  《鳄鱼》:面对曾经犯下的错误,是勇敢的面对,还是不惜一切手段消灭所有会导致秘密曝光的可能性?  《DJ下台》:当人们的相爱分离全部交由精密的科学计算和管理软件来定夺,我们会迎来一个更好的世界吗?  《铁头》:在一个人类快要被机器狗赶尽杀绝的世界里,为了得到唯一的希望,你愿意付出什么?  《黑色博物馆》:妮希(莱蒂希娅·赖特 Letitia Wright 饰)步入了一间神秘而又古怪的博物馆之中,在那里,一件曾经人人趋之若鹜的稀世藏品等待着她。

     长篇影评

     1 ) 我们为什么迷恋痛苦:《黑镜》S4E6

    作为黑镜第四季的收尾之作,《黑色博物馆》所带来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与其说是震撼,不如说是痛苦。对于一部虚构的作品来说,能够打破现实和虚拟的界限,使观众体验到这样强烈、真实的痛苦,是非常了不起的 ,简直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黑色博物馆》由三个独立的小故事组成。第一个故事讲述医生将自己的神经与病人的神经相连,从而感受到了病人的痛苦,由此做出最精确的诊断。但随着他所承受的痛苦不断增强,他的大脑也发生了变化——医生逐渐爱上了疼痛的感觉,他开始自残,最终只能通过残暴地杀害路人并感受他的痛苦来饮鸩止渴。对痛苦上瘾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但如果这种痛苦不会造成任何生理性的伤害呢?影片中,医生可以感知到病人的痛苦,但是自己的身体并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所以即使疼痛的体验是真实的,痛苦本身却是虚幻的。这就好比,在读一本悲剧小说时,读者将自己带入小说主角的角色,感受他的情绪,模拟他的痛苦,但合上书本之后,读者便可以全身而退。人们对于悲剧的喜爱和对痛苦的迷恋本质上是一样的。心理学家Goldstein在《纯粹的悲伤所带来的快感》中写道,人们之所以喜欢观看悲剧,是因为悲剧所带来的悲伤是一种没有任何杂质的悲伤,这样高纯度的悲伤在现实中是很稀有的,因为在生活中,人们在体验悲伤的同时往往也感受到了焦虑、恐惧等其他情绪,这些情绪导致悲伤不再纯粹;也就是说,困扰我们的并不是悲伤本身,而是那些伴随悲伤而来的其它负面情绪。但是,纯粹的悲伤为什么会带来快感?解答这个问题大概需要神经科学方面的知识(这就触及到我的知识盲区了),我只能猜测,掌控悲伤、痛苦、和快感的是同一(或相邻)脑区域?

    这个故事的另一迷人之处在于它对共情(empathy)的新颖诠释。我们通常所说的共情,是指对于他人的情感感同身受,并给予真诚的回应。真诚的回应这一部分很容易被忽略。例如,A向B讲述了自己童年的悲惨经历,B想起了自己的不幸,从而完全理解了A的痛苦——这并不能算是一次完整的共情;只有当B全心全意地为A感到难过,而不是仅仅沉浸在自己的不幸中时,B才完成了一次完整的共情。影片中医生的问题在于,他并没有表现出这种真诚的、以他人为中心的共情;他的情感体验完全是以自己为中心的。因此,他陷入了痛苦的沼泽不能自拔。共情是危险的,如果不能够完成从自己到他人的转换,则很有可能坠入痛苦的深渊。情感上的互动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两人的情绪没有任何交集;第二阶段是两人的情绪有了交集,但各自陷入自己的情绪之中,缺少沟通;第三阶段是两人的情绪交融并能够进行有效的交流,也就是共情。共情所需要的不仅是心理上的成熟,还是善良,也许还有其他的必要条件(这又触及到我的知识盲区了)。

    第二个故事继续了对于共情的讨论,它假设共情的程度可以达到100%,也就是二人的感官、情感体验完全重合。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大概只有变种人Charles Xavier,普通人是不太可能有如此高的共情能力的。也许,这是大脑对于自己的保护,毕竟大脑的承受能力没有强到可以盛下全世界的痛苦;适当的共情能力是非常有益的,但极度发达的共情对于个体而言是具有毁灭性的。在第二个故事里,男主将植物人妻子的意识转移到自己的大脑中,两人共用同一个身体,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感同身受,但很快两人就都到了崩溃的边缘。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很近,但必须存在,模糊的边界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

    第三个故事是全片最黑暗的一段,含冤而死的囚犯的意识被转移出来,并被继续囚禁在牢房中,每日接受无数次的电击刑法。这个故事可能是在致敬心理学家Milgram的电击实验。在Milgram设计的实验中,参与者被告知这是一项关于“惩罚对学习行为的效用”的实验;参与者扮演老师的角色,另有一组实验人员扮演学生的角色;而参与者并不知道扮演学生角色的人是实验人员,而不是和他们一样毫不知情的参与者。Milgram要求,每当学生回答错一个问题,老师需要对学生施以电击作为惩罚。尽管学生不断地哀嚎、尖叫,大部分的老师还是没有停止电击,甚至不排除有些参与者暗中享受着扮演施虐者的角色。参与者与实验人员并不认识,更没有私人恩怨,就如同在第三个故事里,折磨囚犯的是与他素不相识的来参观博物馆的游客。如果第一个故事讲述的是迷恋自己的痛苦,那么第三个故事就是关于享受他人的痛苦。

    我们也许会认为,世界上的确存在一部分以他人的痛苦为乐的人,但自己绝对不是这样的人。享受他人的痛苦,并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这听起来并没有丝毫的吸引力。没有吗?正如我之前所说的,这三个故事的精彩之处在于它们向观众传达了一种真实的、强烈的痛苦。在观看电击的片段时,我觉得压抑、难过,影片结束很久之后,这一幕仍在我脑海中萦绕,像个噩梦。在某种程度上,我对这个虚构的角色产生了共情,体会到了他的痛苦,并为他的痛苦而流泪。我体验到了痛苦,却没有付出任何代价。在影片结束后,我觉得这是一次极佳的观影体验,并通过写这篇影评把影片推荐给更多人,继续分享、传播、消遣这些虚构角色的痛苦。这种对于痛苦的迷恋,和影片中的角色有什么区别呢?是现实和虚拟的区别吗?很多心理实验都证明,虚拟作品所唤起的情感与现实生活中体验到的情感是没有任何区别的。我们要如何证明自己的清白?还是不得不承认,在不用付出现实代价的前提下,我们也对自己和别人的痛苦上了瘾?

     2 ) 黑镜第四季第1集卡利斯特号星舰

    《黑镜》系列一直被誉为科幻神剧,前三季一直都有很高的声誉,奈飞介入后,把它变成了全球科幻迷每年必等的一个盛会。

    第一集:《U.S.S.Callister》卡利斯特号星舰

    本集设定的背景是沉浸式虚拟现实游戏普及的时代,玩家可以戴上“磁体”进入完全真实的游戏环境。“无限”是一款著名的在线沉浸太空游戏。他的开发者戴利在公司不受重视,虽然是联合创始人,却被老板剥削,被员工冷遇。他无法在现实世界获得的强者精神待遇,转而向虚拟世界寻求。他开发了一款“卡利斯特号星舰”的游戏,是“无限”的一个副本。他把公司里人的DNA(通过唾液、精液)等复制出来,转换成自己童年最爱的剧集《卡利斯特号星舰》的一名船员。在飞船上,船员要对他臣服,否则便会遭到惩罚,变成无脸无法呼吸无法看见的角色,或者变成大蜘蛛怪兽。公司新来的美女科尔也被戴利获得了DNA,复制进了飞船,但是她拥有自主意识。她敏锐地意识到飞船可以同外界连接,并且他们只要飞过虫洞(防火墙),就能获得新生。一场虚拟人寻求自由的战争开始了。

    概念
    本文的创新概念是基于DNA创建虚拟人类,戴利用到了高级计量生物学和基因虚拟克隆器。这让我联想到Ted姜的《软件体的生命周期》,都讲到了利用基因信息的数字虚拟表达。这个创新概念的下面,垫入了老的《星际迷航》类主题的太空歌剧片。避免了光讲基因概念,而无视觉表现的尴尬。同时也赋予了文本厚重的历史感。

    戏剧与真实的反讽
    有趣的地方在于,剧中人物在游戏里执行任务时,经常会被真实世界打断,比如戴利要离开虚拟世界去拿披萨,所有人都闲下来,包括反派和怪兽都会开始聊家常。很像一群演员,导演喊了“cut”,停下来的样子。产生了戏剧与真实的反讽效果。

    看似无关的细节成为最后的解决方案
    在影片的开始,印度程序员需要在圣诞发布一个“补丁”,这个技术细节看似不起眼,却成为最后的“虫洞”解决方案。这种技巧很值得学习,这个情节具有双重性,既丰富了细节,又成为后面的伏笔,蝴蝶效应的理念。

    多义性
    由虫洞联想到防火墙,本片其实逻辑上并不是很通,但产生了一种内在的创意关联,这也是科幻的魅力所在。

    主题:死亡和自由
    在影片中,人物穿越虫洞便会面临死亡。但是他们宁可死亡也不愿受奴役。死亡和自由,经典的主题。

    主题:亲情和残忍
    戴利把沃尔顿的儿子杀死,利用了亲情和残忍这个心理机器。

    技巧:倒计时和危险
    虫洞即将关闭,卡利斯特号星舰到达虫洞要穿越小行星带,后面有戴利的追击。倒计时以及逼迫,好莱坞几板斧之一。
     
    人物弧
    沃尔特:自私的老板-顺从的奴仆-爱子的父亲-勇敢的牺牲者,他是剧中人物性格变化最多的一个。


    卡利斯特号星舰

     3 ) 第五集 Metalhead

    这一集无疑是目前黑镜系列中最另类的,长度也是目前最短的41分钟。表达的方式跟故事都有点实验性。

    极少的对白。故意通过有限的对白营造出一个大概模糊的后现代的氛围,并且只选取了这个时代中的一个小小的片段来展现:女主Bella姐妹的儿子(也就是侄子咯)快死了,虽然没什么能救他,但是Bella想找到一个可以让侄子得到慰藉的物品来让他开心。在去仓库里找寻这个物品的时候,触发了电子狗,从而同伴被当场杀害,而自己被电子狗一路追杀逃命。后来虽然成功杀死了追逐自己的那只电子狗,却仍然中了对方的追踪器散弹,在引来其他电子狗之前,Bella割喉自尽。(其实这么看来,41分钟能讲这么些事情其实也够了,此时不得不为饰演Bella的Maxine Peake鼓掌,很多时候演员根本没有台词,只有通过肢体语言和表情来传递求生的欲望与最后的绝望。)

    黑白的色彩。从电子狗的‘眼睛’里看,世界就是黑白灰色的。暗示着,这个世界现在是由它们所‘控制’的。这里有2种可能的解读。1)世界已经被机械智能控制,并且将人类赶到了某一块地方生存。人类一旦越过界限,机械智能就安排电子狗追杀人类。2)机械智能被某一集团利用作为了战争的武器,在这片领土之上,只要有‘敌方’人类涉足,就赶尽杀绝。故事的开头有一段对话是关于猪的,男配说无法想象自己生活在猪这种视线范围是其他猪的屁眼undignified的社会,而女主Bella却说这个社会或许还算是平等的(?)。这段话的出处是来自George Orwell的书《动物庄园》(里面说的就是一群猪为了平等而闹革命的政治寓言故事)。所以故事更倾向于第二种可能,女主的话暗示着现在的社会是不平等的,集权的,也就是说某一利益集团统治着世界。因为在我看来,机器人是没必要统治世界的,它们又不需要繁衍后代延续部落生命,也谈不上抢夺自然资源开发工业制造财富,他们最多是为了避免人类将自己消灭,简而言之就是为了不被你杀了我先杀了你。

    最后说说那个用来慰藉人类的物品,一只泰迪熊。我的理解是,这个熊代表着人类过去社会温存的回忆,象征着过去未被机械智能追杀的时候,温馨、有人情味、自由、无忧的生存状态,相对于此刻冷漠、残酷、冰冷的生存环境。可是不得不说这个象征物选的有点失败。同样能带来慰藉的物品还有很多可能性:一张照片,一段录像,甚至女主吃的糖。为什么一定要为了这个熊带着2个同伴冒生命危险呢?最后用来点题的道具,让人无法产生共情,反而质疑起整个故事的意义。

    其实我还挺喜欢这样片段式的表达方式,提供了一个视角却带来了沉浸式的体验,只看故事的一个片段,却是目前为止黑镜最让我身临其境的一集。

     4 ) 《黑镜》第四季:被政治正确毁掉的神剧

    赶在2017年末,12月30日,Netflix放出了《黑镜》第四季整六集,履行了此前“2017年播出”的承诺,也为幻想迷们送出了大礼。许多人将之视作新年礼物,甚至有忠实粉丝相约一起看《黑镜》跨年。

    可看完六集,恐怕很多粉丝的心情就没那么美好了。必须得说,这季《黑镜》还是一部好看的剧,但不再是“神剧”。尤其,不再是“黑镜”了。

    在改由Netflix投资,英剧变美剧之后,《黑镜》第三季已初显颓势。没想到,到了第四季,《黑镜》算是一滑滑到了底——不再黑暗,也不再是一面反映未来的镜子,就连炒过去的剩饭,吃着都是一股“政治正确”的馊味。

    政治正确下的5次Happy Ending

    是否感觉《黑镜》没有那么“黑”了?在第四季中,似乎好几次主角都得到了最理想的HE(Happy Ending)?

    你的感觉没错,这个数据,精确地说,是5次。

    除了第五集《金属脑袋》之外,其他的故事,都一反《黑镜》剧集“根据逻辑推演出最为可怕的结论”(黑镜主创查理·布鲁克语)的一贯准则,续上了普世价值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结尾。

    只有这个单纯的追杀故事没有HE(拍得也没有看点)。

    不得不说,这样的结尾很正确,但很无趣——为了说明这一点,在聊这五集之前,得先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黑镜》必须“黑”?

    在2011年,《黑镜》刚播出第一季时,主创查理·布鲁克向《卫报》解释标题的含义:“‘黑镜’是你在每面墙、每张桌子、每只手掌间都能找到的东西:电视、显示器、智能手机。”

    这些液晶屏幕的显示器,呈现黑色镜状,它们在方便人类生活的同时,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习惯,也由此带来了隐忧:科技可能会被滥用。

    所以“黑镜”又有另一重含义:一面黑色的镜子(令人想到《哈利波特》里那面厄里斯魔镜),其镜面上倒映出黑色的人性。每一集开头那个破碎的镜子,都代表着人类一念之差下,科技引致最坏的结果。

    回想第一季第一集,一鸣惊人的前提是,首相真的上了猪!——如果有哪怕一人没有守着电视等着看这一幕,因而发现了大街上被提前释放的公主,故事就会逆转。同样戏剧性十足,但那冰冷的讽刺感则削弱大半,更不见得会有什么观后深思。

    说实话,换你,首相和猪的不可描述你看不看?

    所以,纵观《黑镜》第一季、第二季、圣诞特别篇……找不到一个HE故事。而唯独英剧改美剧,由Netflix投资制作12集之后,第三季出现了一个HE故事:《圣朱尼佩洛》,第四季则几乎全盘皆HE。

    再来看看第四季,这HE的五集都说了什么?

    第一集《卡利斯特号星舰》,罗伯特·达利用他人DNA制作出意识副本进行奴役,而意识副本们成功反抗了奴役,达利自食其果。——滥用科技是个人行为,且恶有恶报。

    主演因长得像马特·达蒙,被调侃是“低配版马达”。

    第二集《方舟天使》,女孩被植入智能软件,从小被母亲监视,最后成功离家出走。注意剧中台词“方舟天使从没全国性推广,在欧洲被禁了,秋天这里也会被禁”——滥用科技会被社会规范,也会得到报复。

    鉴于背后的法律支持不复存在,“方舟天使”技术的滥用被归为了个人(母亲)的行为。

    第三集《鳄鱼》,有了能通过记忆看到犯罪现场的科技后,凶手杀了更多人以灭口,但又因为现场一只仓鼠的记忆而被绳之以法。——科技只是工具,能助人也能毁人,滥用是个人行为。

    结尾科技帮助警察找到了真凶。

    第四集《绞死DJ》,模拟运行1000次意识副本相遇后,恋爱软件帮助一对男女计算出彼此的匹配度。——科技发达能帮助你找到对象。

    最后显示匹配度99.8%,引得许多人憧憬这款软件早日在现实中面世。

    第六集《黑色博物馆》,前医疗公司职员亲手缔造悲剧,因“联合国规定非法”被遣散,后开设犯罪博物馆,被带着母亲意识的仇人之女上门杀死。——滥用科技会被社会规范,科技能毁人也能助人,滥用是个人行为。

    女孩成功复仇,让仇人被困在永远的疼痛之中。

    总结起来,滥用科技是个人的错,会被社会规范,科技虽会毁人但也能助人……车轱辘来车轱辘去,就是压根没看出科技引向了什么黑色未来。

    对科技滥用的反思,科技对人性、社会、公序良俗的扭曲和碰撞,都没有了,只有一个又一个特别的人,科技本身没错,做错的那些个人也会受到惩罚。

    非常政治正确,非常无趣。

    照不到社会,也照不到你

    说Netflix毁了《黑镜》,也许言之偏颇,但第三季、第四季的黑镜,在反思人性与社会这一层面上,也明显与前两季有所不同。

    前两季中,六集内有网络暴力(《国歌》)、社会控制(《一千五百万的价值》)、表演正义(《白熊》)、政治演说(《沃尔多一刻》),剩余两集为个人情感的处理。

    当诱惑足够强,我们并没有足够强的意志来突破社会枷锁。

    到了第三季,六集内一集讲网络暴力(《全网公敌》),一集讲社会控制(《战火英雄》),剩余四集都转向探讨个人,且《终极玩家》和《黑函之舞》还明显偏向一个有趣而不带多少思考的类型片。

    而第四季干脆就不思考个人以外的其他议题了——故事多是主角个人的作恶,其背后支撑的科技,要么是“技术宅”自行解决,要么轻飘飘一句“政府禁止”,就此带过。

    然而,把猴子放在“犯罪博物馆”展览就合法?

    除开明显回避“被滥用科技来源”这个涉及社会的问题,《黑镜》甚至还回避对个人议题的深入思考。

    比如,出于故事需要,在第一集,对待“意识副本”的态度就是:默认它们是人,甚至比活生生的人还有人性。

    除开在故事进行过程中,对意识副本的呈现方式异常真实外,结尾镜头也进行了呼应:意识副本们进入联网空间,与真人玩家互动,后者一句句“我可是宇宙之王”显得干瘪苍白,而纳奈特意识副本的调皮一笑,相形之下更加灵动。

    这个笑再次给观众暗示:意识副本是具有人性的。

    “在我们的设定下,意识副本默认就具有人性”的这种态度,回避了这个故事中,“意识副本反抗人类是否符合道德”的伦理探讨,整个故事就围绕着反抗打转。

    然而到了第四集,残忍操纵意识副本的成了一个约会软件,态度就变了,就差明说“意识副本服务人类理所当然”了。

    好似全忘了,“圣诞特别篇”中千年困在一日,被自己奴役的意识副本们。

    自己奴役自己,仍旧是一种奴役。

    《黑镜》原本针对整个社会现象进行讽刺,而现在纯粹是一些刻意淡化社会背景的个体故事,延伸不到多深远的社会意义,甚至有的剧集仅仅追求故事,而不再关心意义。

    当然,观众仍可以想象、挖掘,比如第五集的背景,可能就是一个人类被科技所毁灭的末日世界。

    泰迪熊的出现,在美式套路到底的同时,让整个故事有了一个薄薄的依托。

    可是,相比于第一、二季加圣诞特别篇那种看完幕黑,面对冰冷的液晶屏幕,令人冷汗涔涔的力度,第四季这种(假如真有,也含蓄得看不出来的)讽刺,无疑也失却了“镜”那种纤毫毕现的特性。

    《黑镜》已非“镜”,单纯的个体行为,让神剧变成了一个个类型短片,从中照不到社会,更照不到人类自身。

    更糟糕的是,这一季基本是炒冷饭

    《黑镜》不仅是神剧,还是一部普及度极广的神剧。在豆瓣上,第一季足有20万人标记。显然,要收获如此之广的认可,除了“黑镜”这两个字所包含的内涵,还必然需要剧集本身无比出色,到“神”的地步。

    而《黑镜》的“神”,就在于它的创新性。曾经的《黑镜》,无愧于“科幻”这个标签,将一个有意思的构思放大到极致,整个剧情既无比荒谬,又无比真实。

    所以,我们会记得首相上了一头猪、卡通熊竞选国会、无限循环的圣诞歌。

    每一集都有着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新脑洞。

    到了第四季,几乎所有元素都来自前面的剧集。由于重复较多,总的也就三个:意识副本、记忆和监视。

    意识副本是滥用最凶的元素,之前仅仅出现在《黑镜:圣诞特别篇》中,人可以复制和上传自己的意识副本,这一季一口气用了足足三集:第一集《卡利斯特号星舰》、第四集《绞死DJ》、第六集《黑色博物馆》。

    意识上传,意识副本被折磨;意识上传,意识副本被程序控制(同样是在经历折磨);意识上传,意识副本被折磨……这分别是第一、四、六集的剧情,不是复读机。

    再看这个意识副本销毁片段,是否觉得不那么“浪漫”了?

    考虑到一季才六集,这一个元素,就占去了这一整季《黑镜》的半壁江山。

    记忆和监视这两个元素,原本出现在《黑镜》第一季第三集《你的全部历史》中,眼睛所看到的24小时记忆被保留下来,可供回放查看。而这一季的第二集《方舟天使》、第三集《鳄鱼》则都包括了记忆和监视元素。(还得补充一下,《鳄鱼》与2016年大热电影《看不见的客人》,前半段重合度也是不小。)

    总之,不管是iPad来读取监视画面,还是形似《银翼杀手》里的人性测试机来读取,换汤不换药,就是《你的全部历史》的那一套。

    其实,最可怕的,还不是重复自己,而是炒冷饭都炒出了一嘴“政治正确”的馊味。

    在《黑镜》第二季第二集《白熊》中,表达了这样一个主题:看似代表正义的审判者,其实与杀人犯同样残忍。

    对于参与白熊公园“审判罪人”的游客来说,他们觉得自己是正义的一方,通过对杀人犯的惩罚,满足了自身的“正义”欲望。而对于“黑镜”外的观众来说,我们分明看到了一群集体暴力而不自知的人,令人想到“斯坦福监狱实验”:任何人都可能成为暴君。

    回到第四季,第六集《黑暗博物馆》正是以“表演正义”结束的。固然,那个折磨女孩父亲意识副本数年的仇人,理应受到惩罚。但是,我们分明看到女孩将仇人永远惨叫的意识副本挂在车窗上。

    用仇人虐待父亲的方式,反过来虐待仇人,这一幕其实很荒谬。

    作为一个复仇故事,《黑暗博物馆》不过遵从了一个“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政治正确的故事框架。可这不过是再次陷入一种以暴力为名的“正义”怪圈之中。

    在这种框架下,同样是折磨意识,因为主视角是寻找爱情的主人公,就变成一件看似美好的事情。

    这就是一味追求政治正确导致了荒谬。

    胜地不常,盛宴难再,或许神剧也难再吧。《黑镜》剧集还会更新,可这面照进现实的“黑镜”,却已不复存在

     5 ) S4E5Metal Head-被很多人诟病的第5集究竟说了个啥

    先说明一下,看到第五集完全是机缘巧合,完全是因为拿到的资源里这集中字出的最早。看完第一遍以后和大多数人一样,有”这想表达个啥?“的疑惑。遂放下其他几集重新看了几遍,不敢说看懂(其实这集自身就语焉不详),但至少大概不像第一遍结束那样一头雾水了。

    (以下只是个人看法!个人!【大写加粗】 欢迎各种交流不欢迎上来就撕!)

    (内有剧透!)


    先从黑镜这部剧集说起。都知道它表达的是”科技让生活更美好“(呵)的主题,至于风格嘛调性嘛,大家心里也都明白。从第一季至今,关于其”越来越不黑镜“的讨论越来越多,Metal Head这一集也是如此。观看完毕确实让人一脸懵逼并一脸问号:连想表达啥都不知道,更毋论风格问题了。然鹅倒回重看,我却恍然发现,这一集的绝望,夹枪带棒的讽刺,还是带着“黑镜风”。


    来到剧集,我们先看剧情:其实剧情还是挺简单的,就是一个三人组开场来到一个仓库搜寻东西,不幸激活杀人机器狗,两位男性队友不幸领便当,剩一位女性疯狂逃离机器狗追杀,在过程中与机器狗杀手斗智斗勇的故事。

    但问题在于经典的“人生三问”(机器狗的暂且叫做“狗生三问”吧):即这些人(机器狗)是谁(什么)?从哪儿来?又要到哪儿去?片中都没有给回答。我们只通过谈话知道开场三人背后仍有幸存者,他们是出来为未露面的幸存者找东西的,顺带希望着捞辆车,捞点电池等补给回去。队友惨遭屠杀,女主独自踏上逃亡之旅。

    整个逃亡过程惊心动魄又异常疯狂,女主已经算是普通人里战斗力比较强的典范了,然而毕竟是人,割开伤口拿掉追踪器、狂跑一天还得时刻提防着不能睡觉这些事情确实也是损耗太大。机器狗则不然。一边是有血有肉受伤与体力都是掣肘的人类,一边是不知疲倦即使丢了一条腿也照样能打的机器狗,黑白的影片底色中,这种对比似乎更加鲜明。在女主逃亡的路上,我们顺带着也能看见大环境——如行尸走肉片场一样的末日感,空旷土地上Mad Max一般的废土风。剧集里没有交代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但从机器狗与人对抗中的凶残战斗力、女主在逃亡至一所豪宅时看见的被屠戮的主人看来,机器狗是这种环境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机器狗的疯狂战力,其实本身也是科技的一种体现。我们并不知道是什么导致了机器狗对人类的屠杀,但从片中来看,以人的肉身与这样毫无血肉没有情感的机器对抗,几乎毫无胜算。最后女主爆头了机器狗,得到的也不过是玉石俱焚的结局。当今的科技,已经足够到一道指令就能让机器“死心塌地”去做一件事情,不知疲倦,不问原因,不达目的不罢休。然而当这样的特点融入到Killing Humanity这种任务上,就足以令人类心惊胆颤。我们甚至不需要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可怕的事件,或者说,在找到原因并且解决这件事之前,对人类来说,这就是灾难。

    整个形似于终结者的故事是主线,也是这一集的第一层。机器啊AI啊能有多强大,我们其实都明白,确实不新奇。


    在这个不新奇的主线上,我们看看还能有什么小彩蛋吧。

    在整集只剩一个人类之后,关于对话能给的信息就更少了。因此开篇和女主通过对讲机说的话就显得尤为宝贵。开篇三人关于“猪”的对话看似是对猪满满的嫌弃,其实还牵扯到了“Dignity”和”Equal Society“这样的问题。但在机器狗而言,人和猪它们皆没有放过,在这些Killing Machine里,生物大抵都是一样的,都是要屠杀的对象而已。而这些和猪有类似特征,因为头部和臀部在一条线上,被人类所瞧不起的东西,却恰好是人类的噩梦所在。在这一点上,Vox上有一位评论者引用了一句话,倒是觉得有些贴切:

    The Creatures outside looked from pig to man, and from man to pig, and from pig to man again;but already it was impossible to say which was which.-George Orwell, Animal Farm

    于是在豪宅打斗那场戏里,一首音乐出现了。

    《Golden Brown》http://www.xiami.com/song/1768964050

    这首歌在《偷拐抢骗》里出现过,同好们要是看过都会会心一笑。当然在此我们就不邀请盖导来做客了,来听一下这集里放的是哪两句歌词:

    Every time just like the last/ On her ship tied to me mast

    这句词我去翻了翻乐评,还真有一篇干货:

    Golden Brown 的乐评: //music.douban.com/review/3122975/

    在这句词里,隐藏着《荷马史诗》里女神喀耳刻把奥德赛的船员都变成猪的故事。来我们随手一截图。

    要是这首歌和之前的对话没有关系,要是不想通过这些小心思表达点儿什么,我是不太相信。


    那么究竟想表达什么呢?这其实是个开放式的问题。看完第一遍之后的我尝试去寻找所有蛛丝马迹,想去看明白到底起因如何,结果又要怎样。但正如在导语所说,这本身就是个模棱两可的问题。我们去探寻整个故事的起因——机器狗的泛滥可能来自于一场只为清除异己的冲突,或许是人类自己作妖到无法控制,或者只是一个疯子科学家不小心为之。其实无论原因如何,这都是一场灾难。我们为之骄傲的文明,我们不满的社会不平等,在这场冷酷又绝望的灾难降临前还真不知道都算什么。有些科技本身就是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在力量不受控制末日来临的那一天,作为人类的小聪明没有太大用途。

    片中机器狗执行杀人的行为也耐人寻味:一枪爆头,以此致命。不像我们平日看到的丧尸片那样开肚子掏肠子,相比之下简单冷酷,非常高效。科技本就如此,在程序上,套用捷豹的那个广告词,它们focus and precise。但是用在杀人上呢?我们对这样没有理由,精准高效的工作是否还能拍手称赞?其实机器狗这个意象本身也就很微妙,我们总说”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然而机器狗杀起人来,可是丝毫不含糊。我们想当然的认为对我们忠诚的又何止于此(说明:此处不针对狗狗!只是说明看法!)

    但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也能通过女主看见人性之光。她会为了小外甥能走的好过点儿而不惜冒险,也在豪宅里看见那些乐器的一瞬间眼里透出光芒。她在逃亡的路上会脆弱害怕,也通过对讲机在最后平静的对丈夫和家人说出我会永远爱你们。那或许是她唯一的希望。


    更新*最后的熊代表什么

    感谢有道友贴出了导演采访,记者也提出了这个问题。问题和导演的答案如下:

    大抵就是导演David想给这个故事里唯一一个比较温情和给人以安慰的东西,而他认为这箱玩具熊是这种感觉的直接体现。或许也是因为如果只是一箱Fidget Spinners(一种旋转式陀螺玩具,可以拿在手上玩儿,炫酷点儿还能发光)的话就太荒谬了。

    【我理解我理解,我第一遍其实也希望这箱熊代表个啥,但越到后面越觉得其实它就是一箱熊(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确实和很多人说的一样,挺无聊的)就像导演最后说的,这个看似意义重大,女主还通过写在手上的号码来辨认的东西就像一箱placebo,for dying children.不过这样确实也更无奈,更绝望。


    【最后的脑洞大开】

    理(qian)性(qiang)分析到此结束,接下来是不负责任的脑洞大开时间。

    看多了行尸走肉,总觉得被爆头的人类在某一时刻也会转化为机器狗,因为没有头了嘛,所以自行长出了metal head。【别理我我知道我深夜写稿脑回路有点不正常

    这集的画风私心还是很喜欢的啊。

    2017.12.30 3:40


    其实看完相关的采访之类的我也并不是很喜欢这一集的故事,只是觉得这集的画风,从摄影到音乐使用(和闪灵的cue很像,难怪听着难受),以及这种苏屯儿景色还是挺符合自己的喜好的。之后大概觉得编剧和导演想表达的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没有前因后果一头雾水,但通过这种状态能看到这种杀人机器泛滥的可能性,而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又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很多人觉得太美式太英雄主义,其实……三个人才弄死一个机器狗,确切的说是三个人给一个机器狗陪葬这种事情真的英雄主义吗?

    作为观众,我们都希望一个故事能有因有果,跌宕起伏。这一集恰恰不是如此。它就是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末世场景,当强大的机器人足以让我们毫无招架之力时,世界会怎样。

    也别说毫无现实依据,波士顿动力公司的一款机器人(狗)长的跟metal head还挺像:

    //m.weibo.cn/1642088277/4209827032852850

    2021.8.10 更新

    朋友们这不就也挺像

    //m.weibo.cn/1749127163/4668772382413864

    总之想表达的是虽然我开篇就被这一集坑了还写下了这么一大堆最后也不是很喜欢这集,但说“烂”这种事情,还是不应当出现在“我没看懂所以这一集很烂”的情况下吧。不是只针对这集啊,对其他剧集和影片都适用。

     6 ) 第一集的剧情讨论和结局脑洞。

    首先一个不算BUG的BUG,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宅,首席技术官这种职位的人不可能特别宅,连沟通能力都没有,在公司里到处受人欺负。

    如果一个人开发的小游戏也许还有可能,显示剧中的游戏不符,基本这间公司就是靠一款游戏支撑起来的。当然,作为基础设定可以忽视。

    通过DNA复制出到电脑上难道不是数据形式吗?数据形式的虚拟人是无限的,可以任意复制的,可以理解成一种人工智能程序。如果这样,棒棒糖之类携带DNA物质的保存物没有必要,最多只是纪念,偷了也没用。何况还存在再次获取的极大可能性,反正只是水杯而已。

    另外,女技术员计算机水平不差吧,竟然果照存云端,现在泄露事件一件接着一件,不要提未来。

    面对果照威胁报警才是最重要的吧,否则威胁持续不断怎么办,一次次打破法律底线,这很容易想到,现实中的例子也很多。

    最重要的BUG,为什么宅男主角不提前退出程序呢?明明退出程序关机、拔网线,甚至强制断电,什么办法都行,偏偏要开个破飞船去追。程序补丁来个离线包也行啊,非要在线,明明知道危险。

    看这段的世界感觉智商受了侮辱,修改器玩家都能有一万种方法让她们无法逃脱,作为首席技术官,自己编写的程序,自己控制的独立宇宙,竟然没有一大堆的紧急应对机制?比如随意传送,时间静止。最笨的也可以在退出程序的时候搞监控,过滤关键字之类,现在都有的技术。

    谁在策划什么,一上游戏就都知道了,而且这还和窥私欲相关,无论宅男非宅男都喜欢这个,肯定有看看新拉入进来的人对自己的评价吧,这也是有趣游戏的一部分。

    要提示吗?CTRL+ALT+DEL强制结束进程,让你们逃,让你们作!(开玩笑)

    一个不容易发现却无法忽视的隐藏逻辑,男主上司说过他曾多次反抗,包括其他人多次反抗,一个很容易想到的常规反抗方式必然包括在男主离开飞船探索的时候,拒绝执行命令,让男主无法返回(此时男主无法惩罚),那么多人那么多次反抗,必然包含类似的逻辑,那么男主不可能每次都有一艘飞船追上去吧?
    就算第一次会这么做,下次也一定修改程序了,不会允许离开飞船就干瞪眼的情况发生。

    还有一个重要BUG,如果能将意识控制在游戏中不许出来导致死亡,这样的硬件绝不可能上市,即便未来世界有类似装置,也一定有严格多重强制退出机制,身体监控报警等等。

    何况宅男的所谓罪行也并不该死,复制人只是一段程序罢了。如果他们有人权,普通AI是否该有?怎么判断何种智能该有?

    如果没有相关立法,宅男是否违反法律都很难判定。

    而现实中的人对虚拟的自己肯定会感觉不舒服,但是否有拯救的动力值得怀疑。

    换个日本宅男,就开《 从零开始的异宇宙生活 》后宫了,男主竟然去了性器官……这已经不是宅,这是道德楷模啊!

    其实男主就算公开搜集信息(不包含DNA,DNA比较敏感),说要改善游戏的AI,将公司员工的同类型AI加入游戏,有多少人会不愿意,以那个老板的性格,如果真能对游戏有益,说不定第一个报名。

    我不是我,成为AI的我当然不是真正的我。

    到时候打声招呼,要拷贝AI模型回家做测试,还不是能为所欲为,还会加班涨工资呢!

    就算真的保护DNA信息,一样有很多人愿意,或者被强迫愿意,比如公司招聘条件,就比如现在流行的指纹打卡。

    经济利益驱动下,有些东西是拒绝不了的。

    男主的这种行为,完全构不成死亡标准,编剧立场有问题。

    其实可以避免这一点,一个脑洞结局:
    最后男主醒来了,但发现自己的复制品,仍然困在游戏中……
    或者另一个,男主复制品追上飞船,一同进入外网,没有长城,刚要施展能力惩罚的时候,被防火墙清除了超能力,众人围观……

     7 ) 《黑镜》第四季:科技可以让你走肾,但是无法走心

    颠覆三观是检验神剧的唯一标准,《黑镜》在这一点上几乎从未让人失望。

    为什么要加上“几乎”?因为从第三季开始,《黑镜》被英国第四电视台(Channel 4)卖给了网飞(Netflix),英剧变成了美剧。

    这种变动对于剧迷来说,好处是每季三集变成了六集,资源一次性放出,可以看个过瘾;坏处是质量比前两季缩水不少,尤其是新出的第四季,记忆植入、未来社交、私刑正义,不少梗都是前作出现过的,难免有“炒冷饭”的嫌疑。

    《黑镜》第四季同样是每集一个独立故事,讲述未来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产生的种种影响,而这些影响通常是负面的,看完让人后脊发凉。

    IMDb上的评分中,《卡利斯特号星舰》、《绞死DJ》、《黑色博物馆》的评分较高,其他三集的评分较低,基本上和大海心中的排名差不多。

    尤其第四集《绞死DJ》一反常态,没有像《黑镜》系列其他故事那样bad end,反而获得了最高评价。不过《绞死DJ》真的是happy end吗?大海接下来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这之前,还是先评价一下其他几集,其中《卡利斯特号星舰》与《黑色博物馆》分别是本季的开篇与压轴,制作投入显然有所倾斜。

    《卡利斯特号星舰》讲的是一个天才程序员在现实中被同事嘲笑、忽视,于是他偷偷收集了同事留下的DNA,然后用黑科技在一款星战游戏里重建这些同事的复制品,并反复折磨他们。

    《黑色博物馆》讲的是一名旅行者来到一家展览各种凶案罪证的博物馆,解说员讲述了其中三个藏品背后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中展示的很多藏品就是《黑镜》其他剧集中出现过的道具,算是隐藏的小彩蛋。例如《卡利斯特号星舰》中提取DNA的仪器,就出现在了博物馆里。

    《黑色博物馆》由三个故事组成,形式上复制了《黑镜:圣诞特别篇》。其中主线是博物馆用反复折磨一个死刑犯复制品的设施盈利,这个梗和第二季的《白熊》如出一辙。

    《卡利斯特号星舰》与《黑色博物馆》都讲到了用黑科技复制人类的思想,制作出和真人一样能够思考的人工智能,然后引出了一个议题:这些人工智能是否享有和人类一样的法律权益?

    本质上,这个议题和克隆人、机器人是否具有法律权益一样,而《黑镜》也对未来做出了假设:将人类意识转移到有限制的形式中非法,要至少能够表达五种情绪才算人道。(大海觉得应该加上一点:一切操作都必须是可逆的)

    第二集《大天使》和第三集《鳄鱼》都是讲隐私权的故事,不过这两集的缺点就是科技感比较低,而且这个话题对观众来说也是老生常谈,缺少新意。

    《大天使》由朱迪·福斯特执导,讲述一个保护欲过度的单亲母亲给女儿植入了一个智能软件,可以随时监控女儿的一举一动,甚至屏蔽任何负面信息。

    类似的事情在当下的生活中也很常见,由于种种原因,摄像头已经成了学校、幼儿园的标配,儿童手表、绿色上网软件等产品也成了家长的首选。

    不过和这些产品比起来,《黑镜》中很多还在试验阶段的黑科技都是不可逆的,这也通常意味着悲剧的发生。当子女进入到叛逆期、成年期,显然不会再允许父母窥探、干预自己的隐私,家庭矛盾因此一触即发。

    第三集《鳄鱼》的名字源于经济学上的“鳄鱼法则”,意思是当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试图用手挣脱,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及时止损。

    《鳄鱼》的故事是女主人公多年前掩盖了一起车祸,为了避免东窗事发,她杀死了同谋,而新的罪案又引出新的破绽,为了掩盖破绽她不得不再次杀人。

    在调查案件时,警方和保险公司运用了一种新技术,可以读取当事人和目击者的记忆,重现案发现场。这种技术无疑会极大的提高破案率,但读取记忆的行为是否侵害了他人的隐私权?反正大海不希望别人乱动我的脑子。

    第五集《金属头》是《黑镜》系列尝试转型的一部作品,全集采用了黑白画面,风格类似于末日逃生的恐怖片,然而《黑镜》标志性的科技感、话题性和剧情反转都不见了踪影,因此成了口碑最差的一集。

    相比之下,第四集《绞死DJ》不仅延续了系列一贯的科技感与话题性,故事的结局也细思恐极。

    《绞死DJ》讲的是一款未来人们研制的相亲系统,这个系统让男男女女们不断匹配不同的异性交往,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最合适的另一半。

    这个设定乍听起来似乎挺靠谱,然而相亲时难免遇到不喜欢的类型。为了获得数据,用户需要忍受匹配对象的各种毛病,打鼾、吃蒜、性怪癖......遇到这种情况简直度日如年。

    并且随着一次次重复、枯燥的相亲,陌生男女们逐渐丧失了纯情,磨练成了老司机,相亲(恋爱)沦为了一次次的约pao,动心的感觉越来越少,成功的几率也越来越渺茫。

    剧中的男女主人公第一次匹配时遇到了彼此,产生了动心的感觉。然而系统随后将两个人分开,不断匹配其他异性交往,这个过程中,两个人逐渐厌倦这场匹配游戏,依然对彼此念念不忘,于是约定脱离系统,一起私奔。

    当两个人爬上高墙,发现世界开始塌缩,原来一切不过是系统的一次模拟。系统模拟了1000次类似的场景,有998次男女主人公选择了私奔,于是系统判定两个人是真爱。

    在现实世界中,这一千次的模拟就变成了99.8%成功率的数字,男女主人公的真身在匹配设备上看到了这个数字,然后在一间酒吧里开始了第一次约会。

    于是乍一看,男女主人公迎来了一个happy end,一向颠覆三观的《黑镜》居然发糖了。

    不过仔细思考一下,现实中的主人公因为系统配对开始了第一次约会,然而让两人走到一起的只是冰冷的数据,接下来他们是否会像模拟一样因各种原因分开,然后与其他异性交往呢?

    也许模拟和现实就像永远也走不出的一个循环,一圈一圈的嵌套在一起,那这种相亲系统存在的意义也就不大了。

    这一集名为《绞死DJ》,源于故事结尾酒吧里放的一首歌,歌词唱到:“吊死那些DJ,因为他们选的音乐对我们毫无用处。”对应到本集剧情,意思就是:由系统(DJ)所选的另一半(音乐)并不是最好的,真正的决定权还应该在自己。

    《黑镜》系列从第一季到第四季讲了几十个故事,其中有不少都是探讨爱情的真谛是什么。

    有因为记忆上传导致发现另一半出轨,造成感情破裂的(第一季《你的全部历史》),也有垂死老人将记忆上传,在虚拟世界继续享受爱情生活的(第三季《圣朱尼佩洛》)。

    在本季的《黑色博物馆》中,一对夫妻选择植入记忆共用一个身体,然而过度亲密和身体支配权问题造成了争吵,最终丈夫抛弃了妻子。

    大海觉得,科技的发展也许能解决人类生产生活的绝大部分问题,但是涉及到思想、情感上的问题,最终还是人类自己才能解决吧。

    其他长评推荐:

    星球大战8虎啸龙吟嘉年华正义联盟家族之苦2相爱相亲雷神3银翼杀手2049王牌特工2天才枪手猎凶风河谷羞羞的铁拳人生密密缝蜘蛛侠:英雄归来敦刻尔克极盗车神杀破狼:贪狼二十二战狼2绣春刀2冈仁波齐异形:契约海边的曼彻斯特

     短评

    关于太阳穴的n种用法

    7分钟前
    • 云kk
    • 力荐

    第4集很棒!能打动人的爱情故事通常不是在讲爱这个东西本身,而总是揭示了人在爱情中的真实处境。

    8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比上一季好。虽然弱化了英剧时期的犀利和非主流,但已经很棒了。黑科技脑洞清奇,有趣,震撼,价值观主流但不廉价。那些言必称前两季的黑粉,想对你们说:要啥自行车啊?

    10分钟前
    • 麻绳
    • 力荐

    黑镜系列从科幻惊悚剧变为现实伦理剧的速度在加快。想想十年前的手机,想想现在的天眼,想想未来的AI。别惹技术宅!欢迎来到美丽新世界。

    15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最爱第四、第六集。1游戏角色反杀控制狂程序员,2家长控制过滤信息而懒于用耐心的方式教导,孩子青春期反而更好奇,3仓鼠的记忆都可以提取,4在1000次模拟测试中,998对他俩选择反抗系统配对只想在一起,match率99.8%,这集真是暖。5为拿给孩子的玩具,丧命于metalhead. 6黑色博物馆,意识受体转移。

    20分钟前
    • 岁月何须溪上记
    • 推荐

    非常棒,下降的是豆瓣观众的欣赏水平。人云亦云的觉得后面不如前面厉害。这一季不但汇聚人类最前沿的思考,依旧瞄准人性和科技的矛盾。再有一集黑色博物馆做到了系列单元剧形式的创新。能思考的豆瓣观众是不是不喜欢发言了。比起前几年真的差好远啊。

    22分钟前
    • 响指
    • 力荐

    刚出资源马上连夜刷完,太好看了!人性的善恶复杂 + 对未来科技统治人类的讽刺和警示 + 亲情和爱情 + 开到天际的脑洞,依然是那个《黑镜》啊!

    26分钟前
    • 曹笑天
    • 力荐

    为了第一时间看你我连生肉都开始啃了………………………………

    27分钟前
    • 悟饭婆婆
    • 力荐

    自从成了美剧之后,这部剧也就走下了神坛!这一季的六集能给你的只剩编剧技巧带来的叙事快感了,也只有第1集有足够的戏剧张力,第2、3、5集都快看不出这是《黑镜》了,当年这剧讲“科技的副作用”,看完后会让人细思极恐,比如当年的首相干猪,如今就算是压轴的第6集也只是当年圣诞特别篇的水准。

    2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披着科幻剧外皮的大型公益广告,倡导我们健康生活。E1《少吃点外卖,对身体没好处的》,E2《安安心心睡觉,少玩电子产品》,E3《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以及 《前任是傻逼》,E4《谈恋爱真他妈费劲》,E5《提倡文明养犬,共建和谐家园》,E6《走路不要看手机》以及《空调吹多了有害健康》。

    31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第一集:别惹程序猿;第二集,别惹单身妈妈;第三集,别惹卖保险的;第四集,别惹虚拟红娘;第五集,别惹机器狗;第六集,别惹死囚犯。《黑色博物馆》内容最好,metalhead节奏气氛最好,其他也就那样。当然值得当天一口气刷完,但确实不如前三季。不怨编剧,只是对未来和人性的恐惧议题也就那些了。

    32分钟前
    • frozenmoon
    • 还行

    第4集放在黑镜一贯的反乌托邦立场中来看像篇跑题作文,倒给了个老大哥的控制为你带来幸福的玫瑰色乌托邦结局,偏重爱情寓言,对科技伦理的探讨色彩淡薄。第5集呈现人类试图与机器力量抗衡时的脆弱无力绝望,对那些声称拔掉插头就能控制人工智能的人,不啻为讽刺。第6集有趣在于顺便给出了第5集的谜底。

    35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4>3>6>1>2>5。最喜欢E04以如此另类而浪漫的方式诠释爱情与缘份;E03的血光寒意逼人最为惊悚;E06感觉拍得像八十年代分段式B级片似的;E01反思余地泛泛但也有足够的娱乐性;E02可预见的走向无甚惊喜但讽刺意味深;E05索然无味过目即忘。总体来说还是挺好看的,只是神剧光环已不再。

    37分钟前
    • LeungChanXXX
    • 推荐

    科技不能让人性进步

    38分钟前
    • 大島
    • 力荐

    e01、06和其他的是一季的吗…这两集都是对虚拟中人格或人性的阐述,不去深究技术的bug。02,emm福斯特明显和孩子之间有矛盾。不怎么喜欢03,05。04对感情的处理角度很有趣。那个说第一季就爆了的,后面都那啥了。。

    42分钟前
    • crush
    • 还行

    看到了各种前梗的重复,好多故事其实可以one step further的。最爱的是第4集。第6集的台词太黑了:"Go home, put your feet up, and binge a mini series"… 以及第6集好像2014的圣诞集。

    44分钟前
    • Sophie Z
    • 推荐

    喜爱程度排名:1.速配约会App 2.星际迷航 3.怪奇博物馆物语 4.冰天雪地连环杀人案 5.疼痛青春 6.金属狗统治世界

    49分钟前
    • 水包酱
    • 推荐

    最喜欢E01、E06和E04。E01:又名社恐的复仇。低配马特呆蒙主演。我也想把我喜欢的人和讨厌的人关在某一世界观里,做全能上帝。E04:又名单身配对系统能否帮你找到真爱。很难概括E06,科技概念汇总成一座博物馆,充满痛苦和奇思妙想。E05表现最差,不如去翻拍PKD短篇小说集《少数派报告》里的第一篇。

    54分钟前
    • Syfannn
    • 推荐

    第三集Crocodile应翻译为鳄鱼法则,意指如果当鳄鱼咬住你的手臂,若不能自断其臂,整个身子都会被鳄鱼吃掉。个人最佳是第四集,真的感动到了,如果现实里哪个人能利用大数据作出这个软件解决人类最难的情感和繁衍问题,大概就是下一个世界首富了。另外,黑镜养高了人们胃口,我想人应该学会知足。

    57分钟前
    • L.C.
    • 力荐

    3>1>4>6>2>5 这一季和上一季一样已经不那么“黑镜”了,但是上一季至少有第四集那样的佳作,而这一季出彩的单集可以说没有。有几集很像命题作文,太浅太生硬。

    1小时前
    • Enigma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