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蔷花红莲

    蔷花红莲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韩国2003

    主演:林秀晶,文根英,廉晶雅,金甲洙,赵仁宇,李丞碧 

    导演:金知云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猜你喜欢

    • HD

      花木兰2020

    • 女儿谷

    • HD中字

      疯狂的代价

    • HD中字

      画皮

    • 更新HD

      骨瘦如柴

    • 更新HD

      黄色大象

    • 更新HD

      黎明的沙耶

    • 更新HD

      黑道风云

     剧照

    蔷花红莲 剧照 NO.1蔷花红莲 剧照 NO.2蔷花红莲 剧照 NO.3蔷花红莲 剧照 NO.4蔷花红莲 剧照 NO.5蔷花红莲 剧照 NO.6蔷花红莲 剧照 NO.16蔷花红莲 剧照 NO.17蔷花红莲 剧照 NO.18蔷花红莲 剧照 NO.19蔷花红莲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长篇影评

     1 ) 蔷花,红莲

    最终还是要为这部电影写点东西。尽管有着一张与日韩恐怖电影同样华丽血腥的海报,但它却是一部与众不同的灵异电影。

    ·伦理主题
    一部灵异电影的正道是搞好它吓人的功夫,深刻的主题退居其次,纯粹追求感官刺激的灵异电影也能令人难忘,但有内涵却无技巧的片子往往不是赢家。两者兼备则会成为经典,举例为陈可辛的《三更之回家》,那是讲一个爱情在天人两隔的界限间挣扎的故事。
    灵异电影常见的主题是,人性的贪婪或美好,复仇,世道的败落等等,从聊斋的鬼故事里就是如此了。此类的主题并非要求像文艺片一样对社会问题与人性剖析提出建设性意见,它设定主题多半是想找到一个契机,有了主题才会有使故事讲下去的“气”,《蔷》正是如此。《蔷》取自韩国民间故事,契机为家庭亘古长存的矛盾——后母与孩子。故事发生在自疯人院回家的姐妹俩与继母之间,这是势能很大的题材,后母、继女和闷骚的爸爸足以让家中永无宁日。影片后半部,继母与姐姐秀薇的打杀是影片的高潮,实际上除了鬼怪灵异的内容,影片精彩的部分都是由继母与两姐妹的矛盾支撑的,比如继母把妹妹锁进衣柜,将其碎尸后装进麻袋等桥段,都是血腥伦理片中的行为方式。
    女人的仇恨是灵异篇永恒的主题,从《霍小玉传》到聊斋窦氏,男人的薄幸与女人的弱势地位是滋生悲剧的土壤,而女性对感情和家庭的重视更容易使她们的性情在局促闭塞的空间中扭曲,女人的爱越是强烈,男人的爱便越是捉襟见肘。在灵异电影里,《午夜凶铃》中蒙受世人指踏而满腹仇怨的志津子母女,《女高怪谈》中善妒的女高中生,《见鬼1》中被诬陷至死的泰国少女,都是在复仇或嫉妒的心理下生出鬼来的。《蔷》则让“心鬼”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单亲家庭中,一切皆由精神分裂的少女秀薇导演而出,看过后让人体会到难以摆脱的压抑。秀薇性格分裂出的幻象中,继母高举处死她的石雕像对她说,“我早说过有一天你会后悔…人最痛苦的事情便是当你想忘记一件事而无法忘记”,当电影最终回到往事,妹妹秀莲沦为秀薇对继母的仇恨和继母对秀薇的报复的牺牲品,欢快的圆舞曲在秀薇远离的脚步中戛然而止,那一刻她行走在人间,秀莲已然堕身地狱,这时候我仍旧很难把错误简单地归咎于某一方,乖戾阴毒的继母或者麻木薄情的父亲,而是随着片尾响起的圆舞曲,感叹于秀薇难以逃脱的宿命,影片如同一个完整的圆环,开始是她怀着轻快心情回家,结尾终止于小栈桥的独坐,从离开疯人院到回去,仿佛注定好的旅程,尘封的伤口被强行拉开展示给看客,残酷的命运在轻松的圆舞曲中跳着隐忍的舞蹈。影片更着意地是表现少女无奈的遭际,而并非给予继母或者父亲或者种种家庭问题以批判,所以它在一种将所有希望统统扼杀的结局中收束,没有给人以出路。
    此外,这部电影略微涉及到一些隐晦的意思,基本上都是围绕女主角秀薇展开的,是一些少女的微妙心态,比如用秀薇把自己假想成继母躺在父亲卧房,以及凝视熟睡的父亲来表现恋父情结,用清晨的一个噩梦来表现少女对月经的恐惧,等等。

    ·巧妙的叙事
    有时候一个故事讲得是否成功,并不在于故事本身,而在于讲故事的方式。
    一辆轻车驶回郊野的旧庄园,驾车的那个清癯儒雅的中年男人提着两个箱子交给仆人,他回头招呼车里的人,然后走进去。后来知道他是个医生。
    接着车里走下的是两个穿碎花裙子的漂亮姐妹,是之前在疯人院看到的秀薇,以及她的妹妹秀莲。
    在鬼魅封闭的旧木房子里,完全可能制造任何事端,于是下面上演了些许没有超乎预想的事情:姐妹俩和后母在第一次晚餐上不欢而散,强硬的姐姐与后母在生活琐事上龃龉屡生,姐妹俩找到母亲的遗物而欣喜,老实的妹妹因为弄死继母的鸟而被继母关进衣柜……而几个意外的情节也让人糊涂,对继妻虐待女儿不闻不问的父亲似乎与继妻貌合神离,在敷衍过卧房中卖弄风情的她后,又无奈地睡在客厅中;妻子在邀请弟弟的晚餐上神经质地谈笑童年趣事,弟弟却并不买帐;而这期间或有隐隐猜测,妹妹房间的衣橱仿佛贮藏前尘的柜子,当狠心的后母把秀莲关到里面时,她歇斯底里地大哭,秀薇也对父亲说,换掉秀莲房里的衣橱,而父亲的回答是,我们说好了不提衣橱;父亲总是对着电话另一端的某人倾诉家中情况,这人是除却姐妹,父亲,后母以外的第四方……鬼魅气味也侵袭着房子的各个角落,半夜女鬼掀起妹妹的被子,后妻的弟媳在羊癫疯发作时看到洗碗槽下的鬼女,秀薇清晨的梦中也出现了女鬼,这些都让人想起家里死得不明不白的母亲。
    上述都是些如同碎棉絮一样的片段,导演很有耐性地在最后一刹那才将真相一一道破。后面的部分很精彩,却需要以之前的部分为契机,最后转了三个弯,第一,谋杀二女的后母颓唐地坐在沙发上,发现从门外进来的一模一样的第二个后母,镜头围两个人移动两圈,沙发上的后母变成姐姐秀薇,伴着提琴扭曲的音,真相在我们面前展开了:原来以前出现的秀莲、后母全都是由秀薇性格分裂导致的幻象,观众自始至终看到的只是秀薇的自说自话,后母并不在家,根据父亲的交代,妹妹秀莲也早已经不在人世。之前家中只有秀薇和父亲两个人。所有疑团都解开了,三人同来月事其实只是秀薇一人,杀死继母雀儿的人是秀薇,半夜在父亲卧房买弄风情的是秀薇,在邀请后母弟弟夫妇的晚餐上大讲童年趣事的也是秀薇,发生在后母和姐妹间的暴戾的家庭纠纷在父亲看来只是秀薇精神分裂出的症状,所以他对后母欺负姐妹充耳不闻,对秀薇在邀请妻弟的晚宴上的谈笑风生以及在卧房中的卖弄风情感到尴尬,并且打电话向外地的继妻述说秀薇的病情。刚刚出现的后母并没有秀薇表现出来的那样凶悍,而是呈现出无辜者的姿态。第二,秀薇被重新送回疯人院,临别却死死握住后母的手不放,后母仿佛不堪打击般回到家里,此时插叙了第一段往事,后母搬进家中的时候,姐妹俩的憔悴生母还在世,这时候新人旧人住在同一屋檐下,餐桌上秀薇拂袖而去,懦弱的秀莲则成了继母的出气筒,回到二楼房间躲在妈妈怀里哭,家里的情境是很怪离的,母女三人住在二楼,父亲与新继母在一楼同居。插叙结束后回到现实中,就在父亲与继母把秀薇送进疯人院的那天晚上,家中却真的闹鬼了,长发阴魂从秀莲的衣柜中爬了出来……故事的结局,镜头渐渐远离这栋充满怨唳气息的房子,后母凄厉的尖叫在黑夜中久久不息。第三个弯,叙事又回到第一段插叙的那个早晨,秀莲在母亲的怀抱哭泣睡去,醒来后发现母亲在衣柜里上吊身亡。秀莲在拉母亲尸体的时候碰倒衣柜,自己被倒扣在里面。目睹这一切的只有后母,她在呼救之前恰好受到秀薇的奚落,于是将秘密隐瞒不发,导致秀莲窒息而死。
    故事把往事与现实划分为两个时空,倒叙的手法又将二者调换,倒叙的作用在于抖出两个包袱,之一是揭示现实中活生生的秀莲其实早已死去,之二是交代继母与秀薇之间的秘密(即继母将致死秀莲的罪魁转嫁到秀薇身上)。在交代现实的顺叙中一个主要包袱在于,叙述视角选取了精神病患者秀薇,抛给观众的不完全视角是错误的,所以我们被骗了。这种计谋早在《小岛惊魂》中就有所运用,不同的是,《小岛》的视角自始至终都在女主角的把握之下,影片表现的都是她看到的“冥界”,而《蔷花》则插入了秀薇的分裂视角与父亲以及舅父舅母的清醒视角,并且在秀薇的分裂精神中,又分别以继母、秀薇和秀莲来看待世界。故事将这一切明里暗里,真实与虚幻结合起来,显然比《小岛》更复杂,也需要更缜密的叙事。
    影片的节奏是比较慢的,故事讲得非常有耐心,真相如同在幽暗走廊里缓慢挪移的长镜头,观众一点点才能看清它的本原。

    ·形式
    如果把各种叙事艺术比喻成一块鲜奶蛋糕,蛋糕坯子最重要,奶油花边也不可忽视。
    《蔷花》是唯美的,包括上面所谈到的叙事在内,都是用来美化形式的技艺。这部影片的色调如同碎花墙纸,房间的摆设,女孩子的花衣服与纯白睡衣,亡母的绣花鞋,玻璃花发卡,团花地毯,这种在古暗的红与绿上铺设的碎花,怀旧且有女性气息,导引着看客去怀想,想到童年外婆的歌谣以及各种诡异离奇的传说,非常配合影片的女性化与诡异主题。
    《蔷》剧能让人体会到一种圆舞曲的节奏,也许是因为它的原声配乐非常有感染力,容易让人将它的叙事也纳入到音乐的节奏中。音乐选用的主乐器是钢琴和吉他,有快慢两种节奏,快者轻松优美,展现女孩单纯美好的天性以及如歌飞旋的往事,慢者如同拨开黑云的行月,神秘而诡异。

     2 ) 不是电影用滥了人格分裂,而是我们用滥人格分裂这个词

    不得不说,相比美版,电影的画面,原版剧情的逻辑性要好太多。

    看过大家的评论,被提到最多的莫过于人格分裂,然而很明显不是。女主不光出现了幻听和幻觉,甚至妄想自己就是后母,这已经是精神分裂的表现了。人格分裂和精神分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电影的逻辑非常经得起推敲。

    电影的最后,她径直走出了门,因为和继母争吵,错过了救妹妹的机会,是自己陷入了无尽的自责当中。陷入精分的女主,潜意识里为了保护自己,抹掉了这段记忆,将所有的责任推给了继母,并幻想着她一直折磨她的妹妹。而她则在完成对继母的复仇之后自我救赎,当然这一切都是她的幻想。她回家的时候,继母根本就不在家。

    当父亲叫醒她后,记忆又重新浮现,她也再次被送去了医院。

    善良的人因为自己小小的过失而无尽的自责,施害者却因为自己只是不作为而毫无愧疚。

     3 ) 蔷花,红莲

          这是一部恐怖电影,却又是一个充满悲情的故事。
           用缓慢流淌的明暗,一点点氤氲出那些看似平静的背后不止的汹涌。
           音乐是明快的,如阳光倾泻,将巨大的悲伤全部暴毙在明媚之下。
           
           牵起的手,睡觉时紧紧依偎的姿势。
           午后的静谧,笃定的笑容。
           一切美好的记忆却成了最后秀薇悔恨的理由。
           被压在衣柜下的秀莲用沾满鲜血的手不断拍打
           秀薇决绝地转身,继母用力关上的窗
           那一刻,有风吹过
           飞扬的发丝纠结在风里,凝聚成黑白的画面。
           一缕阳光照在秀莲满是泪水的脸上,她绝望又无力地哭喊
          “救我,家姐”
           ……
            
            缓慢铺陈的情节如钝重的刀刃在皮肤上一点点划下
            起初只是轻微的不易察觉的疼痛,但当你发现伤口时却早已鲜血淋漓。
            我们痛哭流涕却又心怀感激,那每一刀赐予的疼痛。
            
            父亲告诉秀薇,秀莲早已死去的事实。她哭泣地望向身边,看见成为灵魂的秀莲抱着头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
            她想一直保护着秀莲
            可是因为秀莲的死而精神分裂的她却又一次次在继母和姐姐秀薇的角色之间徘徊,不断地重复虐待和解救,同时不停地用悔恨折磨自己,渴求精神上的救赎。
             
            当秀薇服下一直抗拒的白色药片,当她躺在医院的床上闭着眼流下一滴安静的眼泪时,她终于相信了曾经的一切。
            就正如继母所说,有些记忆是摆脱不掉的。而她却要为自己的转身离开悔恨自责,并且背负着沉重和痛苦行走一生。

            蔷花红莲,美到极致,却也痛到极致。
            那大概是用血来祭奠一段不灭的回忆,带着惨烈的哀痛,噬啮着仍然鲜活年轻的生命。
             
             

     4 ) FIFF23丨DAY6圆桌《蔷花,红莲》:惊悚包装下的女性悲剧

    主持人:@donnie

    助理主持人:@大钊

    场刊嘉宾:@赵小毯、@leo

    选片人代表:@我略知她一二

    主持人 donnie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第23届法罗岛电影节无人知晓场刊圆桌的第6天第1场,我是主持人@Donnie ,第1场我们讨论的电影是影史地位不错的韩国类型片《蔷花,红莲》。在深入之前,请各位嘉宾先基于自己的场刊打分聊聊打这个分数的原因,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个电影的感想吧!

    场刊嘉宾 赵小毯

    我给的4分,电影在形式上的设计很精巧,现实与幻想之间多视角的切换,美术和配乐营造的氛围感都带给我极强的视觉观感。虽然精神分裂的线索从双胞胎的出现就已经开始暗示了,相比之下同样类型的电影并不算少,但是电影在营造谜团的过程确实很吸引人。这也是与常规类型片相比最有魅力的地方吧。

    场刊嘉宾 Leo

    三星,其实这个故事本身并没有多精彩,甚至可以说是俗套。迷人之处在于真正的谜底在被揭晓之前,电影把各种可能性同时铺展开来,这就使得"解谜"的过程变得复杂跟有趣起来,同时也验证了讲故事的方式比故事本身更加重要。精神分裂的身份错位某些角度可能看起来在现实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但是我一直认为惊悚片恐怖片的tag没必要追求绝对正确的现实逻辑。这会削弱此类电影的乐趣。放在本部电影里,这种站不住脚的错乱也可以是精神分裂的附带效果。除此之外,美术跟电影的惊悚感也结合地恰到好处。

    主持人 donnie

    这是一部豆瓣7.2分的恐怖片,在恐怖片中分数较高,你觉得它与其他恐怖片有什么不同之处?观感上的不同。

    助理主持人 大钊

    这部电影在恐怖类型片里是少有的极度重视摄影和氛围营造的,也是这一点让它变得十分耐看。前面几场戏风格转变特别快,前一秒还是岩井俊二式的小清新,后一秒就瞬间用一个移动的广角主观镜头让观众感受后妈的恐怖威慑力。最大的不同就是极度讲究的镜头运镜,主打氛围塑造而不是动作性的惊吓。

    场刊嘉宾 赵小毯

    豆瓣中大部分的高分恐怖片会很重视在反转与谜底设置。《蔷花红莲》则是一开始就进行暗示(甚至有些明的暗示了)以及通过视听去营造氛围感,而且较少像温子仁那样用jump scare惹。

    场刊嘉宾 Leo

    其实我觉得他这个恐怖片的tag跟传统意义上的恐怖片是不太一样的,更像是那种精神分析的严肃电影,没有一味追求感官上的刺激。镜头语言也比其他的恐怖片考究跟精致很多。

    助理主持人 大钊

    后面人格分裂那里我没有太仔细看,后妈是分裂出来的人格吗?还是本身电影就提供了开放性结局。

    主持人 donnie

    我感觉一直吃药的是女孩分裂出来的。

    场刊嘉宾 赵小毯

    后妈是存在的,但是一直在外地,也就是爸爸打电话的那个人就是后妈。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后妈是存在的吧,只是前面女主角想象自己是后妈,她甚至还有恋父情结,所以前面的后妈和她爸才会分房睡。

    场刊嘉宾 赵小毯

    也就是说前面只有女儿和父亲在家,父亲去沙发上睡也是因为女儿幻想自己是后妈涂口红在父亲房子里卖弄风情。

    主持人 donnie

    正好说到jump scare,有人说本片实体的鬼有些多余,jump scare有时故弄玄虚,你怎么看待其中鬼和jump scare的设计?

    助理主持人 大钊

    虽然柜子上吊的设定很离谱,但是柜子有鬼的设定很有效且吓人。

    场刊嘉宾 赵小毯

    本片中的鬼和jump scare的存在其实在情节上起到了暗示的作用。特别是后妈说这座房子里有鬼、(而且是女鬼)其实也暗示观众这座房子里有人死得冤,所以后妈的行为就成为了一种观众的线索,观众不断去好奇恶毒的后妈究竟杀了谁或是。

    场刊嘉宾 Leo

    非常不喜欢恐怖片里鸡肋的jump scare,感觉只有为数不多用的恰到好处。这部片子的jump scare其实也挺多余,但是是可以把这里的"鬼"理解成女儿往日痛苦回忆的具象化,多多少少可以接受。

    场刊嘉宾 赵小毯

    所以在看到女鬼的时候其实我也猜想到秀莲是不是已经死了。导演一直在不断的暗示、甚至明示,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营造氛围感。

    主持人 donnie

    结果女鬼是他妈。我也觉得有点多余,主要是我很怕看恐怖片,你有被吓到嘛?请展开讲讲,我反正是处处被吓到。

    场刊嘉宾 赵小毯

    我就女鬼那个地方被吓到了,毕竟昨天看的时候我在吃蛋糕…然后蛋糕直接吃不下去了。就是洗碗橱,舅母羊癫疯那个地方。

    助理主持人 大钊

    这部片里的jump scare部分就是心理阴影的一种外化,只有一两处是有实体鬼出现吧,在剧情解释上合理且能满足需要恐怖情节观众的心理期待,我认为处理的挺好的,尤其那个爬床,明明移动很慢,但我怕的不行,选择跳过。

    主持人 donnie

    对,这部影片在一些适时的缓慢真的好恐怖呜呜呜。

    场刊嘉宾 赵小毯

    donnie 可以找男朋友一起看,然后钻进男朋友怀里(我都是这么干的)。

    主持人 donnie

    第一遍就是这么看的,不要给我加戏,我是严肃主持人。言归正传,影片中一度让人觉得所有女性都是疯女人,男性无力软弱,你怎么看这样的角色设定。

    场刊嘉宾 Leo

    男的就是没用罢了。其实谜底揭晓前所有的女性角色都是女儿的分身,这样看来其实这么统一还是挺合理的。

    场刊嘉宾 赵小毯

    这样的设定并不符合常理,所以就想到是不是精神分裂了…每个疯女人身上似乎都有着秀薇的特质。或者说是秀薇幻想中的印象。

    助理主持人 大钊

    那个爸爸虽然看起来很弱鸡,但在后妈面前仍然是掌握话语权的那个,且在表面的软弱里透露出一种潜在的暴力倾向。

    场刊嘉宾 Leo

    也是韩国的社会现状吧,再无能的男性在家庭里也可以是掌握所有权利的人。

    场刊嘉宾 赵小毯

    男人面对女儿,他不知道怎么处理、不过他也是渣男,只能把苦衷给予给后妈了。

    助理主持人 大钊

    女儿对爸爸很抵触,说过不要拿他的脏手碰他,我都怀疑他性侵过,不过后面就没有其他暗示,应该是想多了。

    主持人 donnie

    应该是觉得爸爸碰过后妈就脏了。

    场刊嘉宾 赵小毯

    duck不必,性侵过就没有恋父情结了吧。都找了两个老婆还想找女儿,也太可怕,不要这样想。而且如果他真对女儿…女儿在房间卖弄风情,他就不会去沙发睡了,他爸爸就是薄情寡义、第一段往事时候可是后妈亲妈都在一个屋檐下惹。

    助理主持人 大钊

    没留意睡沙发,那这部片的细节铺垫还真算是蛮丰富的,人格分裂被类型片用烂了,但是用人格分裂一定要做好暗示和铺垫,这部片就做的很好,且就像前面讲的,提供了很多可能性。前阵子看了国内一部留守儿童题材的恐怖短片,得了一大堆奖,最后也是人格分裂,叫《纸房子》但是前面没有任何铺垫,完全靠结尾的蒙太奇去告诉观众真相,这就很不好。

    主持人 donnie

    一般来说恐怖片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一种强调因果报应不要做坏事的,而这一部中好像罪恶在于秀薇嘲讽后妈导致后妈没救妹妹。你觉得从因果落点来看影片是一个不鼓励雌竞的影片嘛?

    场刊嘉宾 赵小毯

    我的理解是电影试图想要反应韩国社会的性别地位差异的缺陷,一方面女人之间的矛盾导致家庭支零破碎,但是始作俑者却是男性的父亲、然而父亲却无力去挽救悲剧,另一方面女人在电影中的雌竞也是出于男性的原因,简单来说掌握权力的男性造成了后果却无力挽救沦为雌竞女性造成的悲剧实在令人窒息。

    场刊嘉宾 Leo

    "雌竟"还是挺牵强的吧,但是男性不作为导致的女性悲剧倒是实打实的。

    助理主持人 大钊

    我的第一印象,影片还是没有逃离经典的女性神经质人物塑造,后妈不救那不就是后妈婊子吗?关我可爱的姐姐什么事!不觉得成立因果。

    场刊嘉宾 赵小毯

    如果女儿和后妈相处和善,后妈没有理由不救吧。

    助理主持人 大钊

    在心理上,姐姐也是解释为后妈害死了妹妹。虽然可能是某种程度掩饰愧疚。

    场刊嘉宾 赵小毯

    眼睁睁看着一个人死亡,这种心理压力很大的。前半段后妈的疯狂是女儿幻想的分身、结尾往事的回溯应该是真实性导演想呈现的。

    主持人 donnie

    有趣的是姐姐想象中的后妈是暴力虐杀妹妹的,我同意姐姐是把后妈想象地极度坏来掩饰愧疚。

    场刊嘉宾 赵小毯

    因此、我的感受是导演似乎并不是单纯的想要去给女儿或者后妈定罪、而是想呈现这样的一种结果让大家产生思考。这点我也同意。

    助理主持人 大钊

    我可以理解这种想象 即使妹妹没有去世,姐姐也会有这种精神受伤的应激反应吧,人格分裂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应激反应,不能怪姐姐!

    主持人 donnie

    可以让大家反思罪恶源头在爸爸。最后大家说说最爱这部片片的什么部分?我最喜欢主题音乐,开头我也好爱爱,和医生那段好微妙。

    助理主持人 大钊

    我最爱片头那一段清新唯美的段落,那美颜,那脚,那阳光,也很喜欢这种突变的摄影风格,挺园子温。妹妹好好看呀!

    场刊嘉宾 赵小毯

    我喜欢的是一种叙事结构带来的过程性性感受,一系列诡异的事件,再到后妈与姐姐的肉搏厮杀,引发高潮,结尾的往事回溯,叙事的方式非常具有张力。我也是很喜欢、虽然很恐怖,而且医生那部分我还以为要拍成变态杀人狂,杀了全家人(不是)。大家觉得这部电影会拿影后吗?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我觉得赵小毯可以拿影后。

    #FIFF23#DAY6的场刊评分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5 ) 蔷薇红莲影评

    还是有关心理疾病的惊悚片。第一次看的时候,开头我认为是很普通的心理惊悚电影,小女孩秀薇心理有问题,事实上房子中的怪事她是见证者,同时也是制造者。人格分裂,而多重的人格之间的思维没有关联和交集,自己制造了怪事但是却认为是继母的吓唬自己的手段,可是后来发现本片的设计虽然不是特别的考验智商,但是可以算是抽丝剥茧,细腻丰富。
      悬疑惊悚片一般都会有一个秘密,这就如同《禁闭岛》男主人公自己就是病人、《穆赫兰道》中女主角正在做梦一样,揭示了最后的谜底,你就会对之前的情节恍然大悟。但是本部影片高超之处就在于,它最终有很多谜底,而这些谜底共同阐述了整个诡异过程的经过和原因。衔接合理融洽,缓缓深入,而又不显俗套。
      本片最终的谜底有四个
    1、 秀莲已经死了
    2、 一直以来房子中的继母是秀薇自己人格分裂假装的
    3、 秀莲死于衣柜中,而继母对此见死不救
    4、 秀薇曾经一度有机会挽救将死的秀莲,可是她没有,从而成为了她心头永远也挥之不去的阴影和创伤

    开头,爸爸问“你还不下车吗”这明显是指向性称呼,此处按时了秀莲只是秀薇相像出来的人物,实际上秀薇并不存在。
    两个姑娘在水边的镜头,与后文中发现秀莲手上伤口相呼应。
    其中,片子一共提到了两次“心理疾病”,一次是继母对秀莲说的,一次是给继母吃药。这些都说明了秀薇心中对自己有病这一点极端排斥,这是秀薇心中的自负所决定的,她自信自己是勇敢的,她自信可以抵住爸爸寻找新的继母的意愿,她自信她可以保护自己的妹妹,可是现实给了她无情的打击,以至于她的心理出现了裂痕从而走向极端。
    与“舅舅吃饭”:实施上这个时候的继母就是秀薇自己,所以桌上的人们才会如此尴尬,至于桌子底下的人,应该一方面是秀薇对自己妹妹的回忆,同时,那个人的恐怖形象也是她内心扭曲的真实写照。
    最后,继母在衣柜里边看到的是谁?
    应该是死了之后化为鬼的秀莲。因为当初继母完全能够救她,可是并没有,秀莲只是遗憾姐姐没有救她,但是她的心里无法生出对姐姐秀薇的半分怨念,所以她极度怨恨也没有救她的继母。所以化为厉鬼来索命。从继母进屋之后,房间的温度突然变冷就可以看出一定有超自然的物质在干扰。而且本片虽然最后合情合理,可是通篇并未否定鬼的存在。秀薇再医院里突然喊了一生“秀莲”未必就是她幻想出来的,侧面证实了秀莲鬼魂的存在。
    后面的事情通过最后了解了真相之后就不是很难理解了,整部影片气氛灰暗而诡异,虽然在惊悚、搞鬼方面仍然免不了俗套,让人一眼识破,但是一直都在围绕着当年发生的事情,抽丝剥茧的逐步展开谜团,可以说在情节设计和编排上面属于上上之作。它不像《黑天鹅》中,女主角杀死竞争对手,又在自己的腹中发现了断掉的玻璃那样让人觉得眩晕,觉得女主角虽然在逐步接近完美,却又在完美中迷失。《蔷薇红莲》是个逐步认知,逐步清醒的过程。最后的情节虽然仍然有悬疑的色彩,但是却是理所当然。包括继母的死亡,包括秀薇最后吞下治疗精神的药物,让人觉得,电影的情节就是应该这样设计的,完美!
    另外,本片开始的背景音乐着实让观众小小的郁闷了一下,可以说是毫无衬托之意,既没有体现出两姐妹的纯洁唯美,以使得秀莲、继母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也没有完全的烘托出诡异惊悚的氛围,有些不伦不类。可是最后揭示当年故事的背景音乐我却觉得是无懈可击的完美,把那种哀伤、无奈、抉择、迷离的感觉拿捏的恰到好处。似曾相识的镜头,略带感伤的音乐,恰到好处的故事节奏,配上灰暗而又压抑的色彩,可以说是完美的结局。

     6 ) 关于妈妈

    电影设定在现在看来老套了。但关于过去的部分,妈妈的部分,留白非常多,这点好评。

    我的猜测是:妈妈有精神疾病(家族遗传性的),几年治不好,就逐渐变成了“阁楼上的女人”(参考《简爱》)。后妈最开始是以护工的名义来家里的,从老照片看出来她和爸爸应该是医院的同事,所以请她来家里帮忙“照顾”妈妈是合情合理的。后来,后妈就打着护工的名义成了这个家的女主人,爸爸把妈妈留在家里也是受社会道德约束。

    不过,这个家里还有一层诡异的关系,那就是妈妈和姐姐之间的关系。在姐姐的幻想世界里,并没有关于妈妈的温馨片段,倒是有妈妈模样的女鬼出现,下体流血。这点可看作是后面的生理期的小铺垫,也可理解成一种性的暗示。但为什么妹妹在幻想中是完完整整的人身,妈妈倒变成了恐怖的形象,还和性联系上了呢?从继母人格的姐姐和父亲同床的场景我们可看出,在潜意识中,姐姐对父亲是有一定占有欲的。幻想可谓是满足了姐姐在现实中实现不了的各类欲望——保护妹妹不受伤害,拯救妹妹,以及,占有父亲。

    由此,我们可做以下推测:即使是在发病前,也就是一家人还在一起生活的时候,姐姐的性格就具有神经质和病态的特征,最明显的表现便是对父亲的过度依恋。之前提到妈妈的精神疾病是遗传性的,从病态的性格可推断出姐姐也有发病的潜质。如果说姐姐是被妹妹和妈妈的死刺激才发病的,那么妈妈呢?还记得那些老照片吗,妈妈年轻时也是一个正常人,生完两姐妹后长相才越来越阴郁。妈妈发病的原因也许就在姐姐身上。

    随着姐姐的成长,其张扬的性格逐渐成了全家的焦点。在姐姐对父亲和妹妹的占有欲下,母亲越来越透明,越来越缺乏存在感和价值感,加上中年危机等等因素,母亲发病了。

    生病的母亲越来越倾向和她自己一样,弱小、内敛又隐忍的妹妹,而姐姐则在后妈到来之前充当了“情敌”的角色。母亲的怨念姐姐不可能感受不到。恰巧这时,姐姐已经体验过初潮,到了性意识萌芽的年龄。母亲的“情敌”之怨念反而让她感受到了自己与家里唯一的男人——父亲之间的性张力。此外,姐姐与同处于青春期的妹妹之间也难说没有性的引力在(电影里姐妹同床的镜头一直往下拉也能体会到性之深意)。就这样,母亲在后妈来之前就已经深陷孤独,后来后妈肆意出入家中是给她的最后一击。

    有了以上推测,姐姐的幻想世界便不难理解了。姐姐一心想挽回死去的妹妹,便创造出妹妹的幻影——那个软弱又依赖自己的乖巧女孩,通过成为后妈占有父亲并将罪孽全部转移到她的身上。而母亲呢?母亲终究只是一个可怖的,充满怨念的,丑陋的女人,充其量只是个性的诱发物。即使姐姐看着老照片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也只不过是出自对那个曾由自己“统治”的家的怀念。因此,我认为这部电影里最悲哀的角色不是姐姐,是妈妈。

     7 ) 如果有时光机

       “全剧终,看见满场空座椅,灯亮起。这故事,好象真实又像虚幻的情境。”我听着五月天的《时光机》,突然觉得心痛。如果有时光机……
        那些蓝的天白的云,那些白花花的在风中飘扬的芦苇,那些明媚得闪闪发光的平静的湖水总是在记忆中摇摇晃晃的溢出。然后有身着鲜艳衣裳的女孩在微笑,眼神纯洁。风中的黑头发,紧握着的双手。
        唯美的画面。我很难想象这是一恐怖片,温暖的基调,让人更多的想起它温情的地方。
        记得蔷花的想象中,继母对她说:“你知道最可怕的事情是什么吗?是你不想记起一件事情,你想把它抹去,可是你办不到!”蔷花在无法原谅自己的精神折磨中分化为两个人,在郊外的屋子里上演着自己精神世界中的独舞。她是骑士,保护者的化身;亦是巫婆,催枯拉朽。蔷花用想象的丝抽出了红莲这个茧,将她裹入怀中,小心呵护,却把自己也一同束缚进去。走不出悔恨的泥沼,蔷花陷到歇斯底里。
        印象最深的是那恍然开朗的一幕:蔷花的父亲摇着她的肩膀,告诉她红莲已经死了的事实。那时,看着蔷花的惊愕,听着事实上不存在的红莲泪水中绝望的尖叫声,真的觉得心痛。怎样的懊悔才会这样渴求记忆的抹杀?怎样的心痛才能痛到忘了这样的事实,痛到以自己为媒介,让红莲继续在世界上存在,哪怕只是想象中?
       “那阳光,碎裂在熟悉场景,好安静。一个人,能背多少的往事,真不轻。谁的笑,谁的温暖的手心,我着迷。”如果有时光机,也许该发生的事情就不会发生。那么蔷花就可以拉着红莲的手,感受她温暖的手心;蔷花就可以抱着红莲睡,告诉她不怕不怕姐姐在,姐姐永远和你在一起。而不仅仅,并不仅仅只是想象。
        临近结尾时,重现当时的画面。红莲在壁橱的重压下挣扎着,狠心的继母的离去,蔷花在走廊上和继母争吵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在继母恶狠狠地对蔷花说完“总有一天你会后悔的”后,红莲在另一个房间流下最后一滴泪。她叫着姐姐的名字,可是蔷花没有听见。蔷花在走出屋子后觉察不对,刹时的回头已是永恒,阳光的定格。
       “好后悔,好伤心,想重来行不行。再一次,我就不会走想这样的结局。好后悔,好伤心,谁把我放回去。我愿意,付出所有来换一个时光机。”听不见,听不见。蔷花在想象中,抱着被继母虐待的红莲,哭着说:“对不起,我没听见!对不起,我没听见!”也许,这就是她心底的声音吧!不能原谅的始终是自己。
        结局里,继母在见到红莲的怨灵后,不知道下场是什么。但是,在另一个画面里,躺在医院里的蔷花笑了,叫着妹妹的名字,很满足的笑了。
        字幕出来了。蔷花穿着那身红衣裳,只身一人坐在码头,很安静,很温情。

     8 ) 三个女人演绎的恐怖经典

    你知道什么是最可怕的么?你想忘掉某件事情,把它完全从记忆中抹掉,可是你做不到,挥之不去,而且像一个鬼魂一样如影随形。

    影片开始是在一个精神病治疗室里,医生向一位长发遮脸的女人询问病情,而后镜头推到女人脸部特写,画面开始变化,出现的是从车窗视角拍摄的主观镜头,这是影片倒序结构的常见手法。而后是蔷花红莲两姐妹随父亲来到一所古老的别墅,迎接她们的是美艳的后妈。红莲下车就去品尝鲜红的花果,而后两姐妹手牵手向河边奔去,在河边玩水,显得亲密无间,姐妹情深,看着清纯养眼的美女,欣赏着构图精美的画面,我没多想什么(实际已经进入导演设下的圈套),可是一个镜头突然出现,就是从河水中向上的仰拍镜头,视角很怪异,在恐怖片中经常出现引起我的警觉。我才意识到我看的是一部恐怖片。 开始的情节平淡无奇,姐妹对后妈有敌意,后妈趁姐姐不备欺负折磨妹妹,可是一系列的奇怪氛围困扰着三人,我就私下以为和普通鬼片一样,是死去成为冤鬼的母亲在报复,可母亲为什么要报复自己的女儿呀?我有些想不通。直到父亲对声嘶力竭的姐姐说:你的妹妹早就死了,你快醒醒吧,别再犯病了。我才意识到,前面一大段都被导演算计了,在前面大段里,手足情深的妹妹和妖艳可恶的后妈都是不存在的,是蔷花人格分裂出来的。这之后一身职业装的后妈才出现。影片开始逐步还原真相:花心的父亲找了后妈让姐妹的母亲绝望上吊自杀,妹妹红莲看到后惊恐万分被橱柜压倒,而姐姐与后妈针锋相对没有听到妹妹的呼救,最终导致妹妹死亡。蔷花万分自责才在独自回到老宅时幻想自己分裂成三人,而她之所以还分裂成美艳的后妈是有一种替代母亲的幻想,可能是一种恋父情节吧。

     短评

    讨厌韩国电影的叙事节奏,不论画面多么精美,表达多么内敛。虽然此片剧本非常细致,这一点我很喜欢。但是关于妄想症,似乎看得太多了。本片也没能表现出比其他作品更为高明之处,只是很完美地发挥了韩国电影的特色。

    2分钟前
    • 天生变态难自弃
    • 推荐

    看见有人吐槽它的节奏,有人吐槽设定,我一点也不觉得,我没找到特别值得吐的点,我觉得剧本极好,演员极好,配乐极好,画面极好。我是看完一遍,想再把开头看一遍好写评论结果根本停不下来又连着完整看了一遍就为了梳剧本,我能连着看两遍的片子真是不多,再让我看我还愿意看,我觉得也是没谁了

    5分钟前
    • 碧落旁宁
    • 力荐

    蔷花红莲,姊魅情深。一部又唯美又文艺的恐怖片,节奏略拖沓,细节好精致。

    9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看完《蔷花·红莲》,惊艳——这很像我们大多数时候的意识,凌乱,璀璨,纷若花瓣。花花,徜徉,迷惘,却又如此癫狂。人,如果过于留恋往事,不能把悲哀深埋,是应该偶尔有那么几次妄想的,化山成海,把自己想象成除自己之外的任何人,努力生活,慢慢微笑。却又不经意拾自己的影,痛到感觉不到痛,才算是真痛了。林秀晶真有这样的潜质。至于文根英的稚拙,未经雕琢,一样很好。别怪我脸盲,为什么全世界的后妈都长成一个样?

    12分钟前
    • 刀叢中的小詩
    • 推荐

    枉我期待这么多年。。。这片子看着太郁闷了。。。

    14分钟前
    • 我坏故我在
    • 还行

    无论如何,特装B的电影,演给演员和导演自己看呢?

    17分钟前
    • 错乱天堂
    • 还行

    文根英+林秀晶  真像韩版的苍井优和宫崎葵

    20分钟前
    • 树木夕凉
    • 还行

    那么大动静就继母一个人去看?一家聋子吗= =

    24分钟前
    • 沙加之伦
    • 还行

    闪光之处在于推进非常有节制,虽然开头进入状态有点慢。此外,妹妹,自己,后母三重角色所对应的人格层次其实刚好可以圆满整个叙事逻辑,但是问题在于,依靠这种内疚情感来驱使的故事丧失了一种可以反复品味的魅力,薄了,算是遗憾。三星半。

    26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碎花的笔记本和壁纸大爱,电影包含了极其恐怖和极有美感的画面,作为恐怖片的一大要素,配乐和音效都不错,尤其是结尾的音乐真是抒情的恰到好处。不管林秀晶是不是整容的,我都喜欢这部电影里的她,清秀的、冷冷的、倔强的、很有气质的女孩。四个主要演员演技上都挑不出毛病,剧情也保留了很大悬念。

    29分钟前
    • 水脉
    • 力荐

    本来想说没有谁害死谁 不过想想 亲妈选择在自己女儿的房间的衣柜吊死 这个妈妈也有点什么了 结果害死了小女儿 大女儿也精神分裂了 后妈只能说见死不救 人品不太好 鬼魂偶尔客串一下 其实不客串更好

    34分钟前
    • 小林
    • 还行

    戾气太重。片子的逻辑也站不住,虽精致却味同嚼蜡。后悔受了所谓韩国最好恐怖片的蛊惑,以后还是看欧美泰吧。

    37分钟前
    • Lan~die
    • 较差

    导演金知云的美学营造是本片的最大功臣。这个涉及到精神分裂,恋父,女性成长及其他隐晦的话题在镜头下显得静谧又诡异,符合东方美学的「意犹未尽」与「草蛇伏线,灰延千里」,这也是电影作为综合艺术的有趣之处——在某个方面做到极致之时,故事本身反而不再重要。

    38分钟前
    • 451½°F™
    • 推荐

    节奏有些问题,不然可5星

    42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这么低级的故事硬是拖到了2个小时,装神弄鬼,故弄玄虚。。。细节逻辑实在太弱

    44分钟前
    • 巴喆
    • 较差

    28/8/2003 10:05am Mongkok broadway

    45分钟前
    • 何倩彤
    • 推荐

    碎花控啊壁纸控啊

    48分钟前
    • Connie
    • 还行

    少女裙裾血迹斑斑,躺在冰凉刺骨的地板上,后妈举着一个双手遮眼的石膏像就要砸下来了。少女如何逃出生天?后妈为何丧心病狂?生父为何不闻不问?亲妹究竟是生是死?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恶毒的阴谋?请和我一起走进今晚的魔幻大戏《蔷花·红莲》。。

    49分钟前
    • 乌鸦殿下||神器·加藤鹰之手
    • 推荐

    分裂的相当好

    52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父亲在外面娶了姨奶奶,他带我到小公馆去玩,小公馆里有红木家具,云母石心子的雕花圆桌上放着高脚银碟子,有太阳的地方使人瞌睡,阴暗的地方有古墓的清凉,房屋的青黑的心子里是清醒的,有它自己的一个怪异的世界”——张爱玲《私语》

    53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